2020-04-27 02:34:48
经常收到朋友的询问:我想出书,怎样可以出书呢?
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,你首先要清楚一件事:出书是有成本的。
第一,制作成本。
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传统的纸质书喔。一本书,从你发送给编辑的电子文档,到变成可以拿在手里的实体书,至少要经过:
1.编辑的策划和加工:策划编辑要做相关的市场调研,策划选题方向、抓卖点,提交选题会论证可行性。选题通过后,策划编辑会给你提出具体的建议,如何调整写作方向,读者对哪些话题更感兴趣等等。文字编辑负责对你书稿的文字内容进行三审三校。比较规范的三审操作通常是由责任编辑担任初审,编辑部主任担任复审,出版社总编辑担任决审。由不同经验的人员来审稿,目的是最大程度为内容把关,降低差错率(理论上出版物的差错率不能超过万分之三,超过要受处罚,质量不合格的图书要全部收回)。
2.美编的装帧设计:中国是有“图书装帧设计”这个专业的哟。设计师朱赢椿曾获得“中国最美的书”、“世界最美的书”等大奖,把书变成了精致的艺术品。装帧设计所需要的图片素材,很多都是有版权的,要到相关的图片库或者插画师那里付费购买。此外,有些对图书封面方案精益求精(gui mao)的编辑,会在封面方案上反复地推翻重来,改到设计师差点崩溃……你说容易嘛……
3.印务的纸张订购、印刷入库:近年来国家重视环保,节能减排,很多北京周边的印厂关门或者搬迁,影响了不少图书的上市进度。纸张、人工和物流成本也在逐年上涨,大环境如此,这是显而易见的。
4.营销部门的宣传推广:货好还得会吆喝。出版机构通常有有专门的发行-营销部门,负责向各大电商平台、线下书店征集采购的订单,向各类相关媒体寄送样书邀约书评、投放软广等等。
第二,书号成本。
我国的出版行业实行审批制,所有可以进入流通渠道购买的合法出版物(也即正版书)都必须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核准的书号,你在一本书的图书版权页上会看到“图书在版编目(CIP)数据”,其中ISBN 978-7-5008-6732-6这一串数字就是书号,对应着图书封底的条形码。一书一码,绝不重复。
到目前为止,只有国营的出版社才有书号资源。随着90年代市场的开放,图书公司表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,涌现出磨铁、新经典、博集天卷等杰出的民营出版品牌,其他大大小小的图书公司动辄不下几千家。他们与出版社合作,批量“使用”书号,自己负责策划和发行,书号申报的流程交给出版社。
2018年也许是一个转折年,出版业内流传着“书号削减三分之一”的“噩耗”,很多图书公司到下半年已经拿不到书号可用。也许是国家在以此倒逼出版机构放弃“以量取胜”的粗放模式,转向精品路线。但总之结果是单个购买书号的成本目前已经飙升到几万块。
2020年一季度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各行各业,在这种情况下,图书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。
从一季度市场的新书表现来看,疫情对新书投入产生了较大影响。今年1-3月零售市场的新书动销品种数出现大幅下降,新书品种贡献率和新书码洋贡献率也随之出现明显下降。
新书品种的减少,主要有两方面原因。其一是疫情期间印厂停工或产能下降,根据开卷之前进行的出版机构调研,超过70% 的出版机构表示疫情对印刷影响非常严重,原有的新书印刷和老书加印计划都几乎处于停滞状态。其二则是物流受限,春节之后,大部分物流公司不能正常复工或运输资源受限,导致出版机构的大量订单无法按时发出,调查结果显示,超过90%的出版机构表示物流受疫情的影响严重。
疫情的影响又一次加剧了出版费用的增加。
看了上述的介绍,你应该明白,对于你个人而言,出书是思想和劳动成果公诸于世、获得版税报酬的激励和喜悦;对于出版社而言,则是多部门协同作战,投入人力物力财力、承担商业风险的过程。一本书的诞生,凝聚了作者的一腔心血,也是出版行业系统工程打造出来的工业化产品(想想印刷机开动,几千几万册书哗啦啦吐出来的场面……)。
因此,你要问问自己:如果出书,你的作品值得出版社为你调动系统资源么?你写的书卖给谁?市场规模有多大?你可以为读者提供什么价值?
然后,我才可以跟你具体谈一些技术问题,比如:
·如果出书,以文字为主的作品,字数至少要在8万左右(不含图片),字数太少了无法撑起一本书的厚度(页数),图片为主的书另谈;
·非虚构类作品(小说、诗歌之外的体裁),至少要集中阐述某一个领域的主题,作者本人要对这一领域有专业背景和经验积累,可以写出系统、深入的见解、方法或创意。
·虚构类作品,至少要有完整的叙事结构,冲突和悬念要设置得扣人心弦,人物形象鲜明生动,场景塑造细腻真实,如果能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和人文关怀,则是锦上添花了。
注意:目前凡涉及政治的、鬼怪的、穿越的、灵异的、仙侠的、官场的、价值导向不正确的、婚外情的、小三扶正的、未成年人谈恋爱的、未婚同居的小说将不予出版。
……
出版一本纸质书,门槛确实是比较高的,一本书从交稿到上市,至少需要4-6个月的时间。这也是在即时性、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,出版业显得笨拙滞后的原因之一。然而大家为什么还在苦苦寻求纸书出版,必然还是看中它的权威性吧,那么就请遵守纸书出版的规则,先从写好内容开始。
河南天一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:天一文化,证券代码:872706),专注出书25年,500余人的出书服务团队,至今已出版发行图书万余种,涵盖成人教育、高中教辅、高校教材及一般图书等。合作的出版社有200余家,提供一站式出书服务,包含设计、排版、审校、申领书号CIP、印刷等。所有图书所有图书经过三审三校一通读和一次质检共8次,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。
©2021 天一出书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09038013号-7